當前,我國正處在經濟增長速度換擋期,經濟增長速度正從高速增長換擋至中速增長,轉方式、調結構、提質增效是大趨勢。經濟轉型升級,產業轉型升級是關鍵。此次住建部開展的全國工程質量治理兩年行動,跳出了“頭痛醫頭,腳痛醫腳”、就質量抓質量的陳科舊律,站在國家宏觀經濟的大背景下,通盤考慮住建領域的各項工作,製訂出“工程質量治理兩年行動方案”。這是一種工作思路上的創新。
大力推動建築產業現代化,是“工程質量治理兩年行動方案”的六項剛性要求之一。治理方案從加強政策引導、實施技術推動、強化監管保障三個方麵,製訂出推動建築產業現代化路線圖。可以說,這三個方麵的工作,件件工作有抓手,項項工作有目標。
例如,治理方案中強調的政策引導,正在製訂的建築產業現代化發展綱要中就有明確的發展目標。一方麵,到2015年底,除西部少數省區外,其他地方都應具備相應規模的構件生產能力;政府投資和保障性安居工程要率先采用產業化方式建造;用產業化方式建造的新開工住宅麵積,每年比上年提高兩個百分點。另一方麵,要求各地明確本地區的近遠期目標,並協調出台減免相應稅費、給予財政補貼、拓展市場空間等激勵政策。
在實施技術推動上,一方麵,住建部將組織編製產業化建築標準設計圖集和相關標準規範;培育組建全國和區域性研發中心、訓練中心和產業聯盟中心。另一方麵,各地也要做好相應工作,培育一批工程設計、構件生產、施工安裝一體化的龍頭企業,形成產業聯盟。
住建工作千頭萬緒,既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,也與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關。而抓工程質量治理、推動建築產業現代化,既順應了國家宏觀經濟的大勢,使建築業由粗放型生產向集約型生產轉變,最大程度地實現建築產業的“提質增效”,也契合了節能減排、發展綠色建築的時代潮流,更能讓老百姓住上安全、環保的高品質房子,可謂一舉多得。實現建築產業的轉型升級,提升的不僅僅是一個產業鏈,還能輻射到一個麵的工作。可以說,住建部下大力狠抓工程質量治理,牽住了工作之牛耳,其輻射力、影響力遠遠超過抓工程質量治理本身。推動建築產業轉型升級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。